《我和 LabVIEW – 一个 NI 工程师的十年编程经验》(ISBN:9787512408487)一书作为LabVIEW学习的必读书,由原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(全名:National Instruments Co. Ltd. 简称:NI)的研发工程师阮奇桢所撰写。
我们衷心地感谢阮奇桢写出如此经典的教材,并开源共享给LabVIEW编程爱好者。这一切都源于热爱与分享。

请访问以下链接之一获得全文。
https://lv.qizhen.xyz/
https://labview.qizhen.xyz/
=====
以下贴出本书前言,以共勉。
我和 LabVIEW
本书首版发行的时候,恰好是我工作十周年。自从成为 NI 公司的一名软件工程师,LabVIEW 就一直是我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编程语言。所以当我考虑以哪种方式来纪念我参加工作十周年时,把我积累的 LabVIEW 编程经验总结成书,应当是最有意义的一种方式了。
还是在大学的时候,有一次老师要求编写一个程序,用来模拟一个控制系统:给它一个激励信号,然后显示出它的输出信号。那时,我的脑海里就闪烁过这样的想法 —— 是否可以把每一个简单的传递函数都做成一个个小方块模样,编程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函数模块,用线把它们连起来,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搭建出各种复杂系统。
后来,当我第一次看到别人给我演示的 LabVIEW 编程时,发现它就是把一些小方块用线连起来,完成了一段程序。这和我当初的设想多么相似啊!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。从此,我对 LabVIEW 的喜爱就一直胜过其它的编程语言。
这些年里,我对 LabVIEW 编程的认识经历了不少转变。刚开始接触 LabVIEW 的时候,第一印象就是觉得用这东西编程序比 C 语言简单多了,尤其在设计界面的时候。LabVIEW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图形化编程语言。与 C、Basic 等文本编程语言相比,它在编程过程中有更详细的提示信息,如函数的功能、参数类型等等,程序员再不需要去记忆那些枯燥的函数信息了。而且,一段编写风格良好的图形程序代码,要比文本代码更加清晰直观,便于阅读。
刚开始用 LabVIEW 编程时,我连一本相关的书籍都没读过,可以说完全是靠自己摸索。当时,市面上几乎没有有关 LabVIEW 的中文书籍,而阅读英文资料又感觉太慢太累。但是,靠自己摸索的方法也有好处,最明显的就是有成就感。自己琢磨着解决了一个问题,要比模仿别人的方法更令人兴奋。再者,他人的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的,自己独自思索就不至于被他人的方案局限住思路。
我不可能满足于只用 LabVIEW 编写简单程序,我还希望能用它编写大型软件,并提升开发效率。这时,自己对编程的要求有了一个质的提高,不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就不行了。有些问题,不读书,自己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最佳的答案。同样,有些 LabVIEW 的功能,如果不阅读原始资料,自己也许永远都掌握不了。于是,我把能得到的 LabVIEW 的中高级教程都阅读了一遍。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,我就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前的编程方法是否合理、高效。在我参考过的所有资料中,最好的教程还是 NI 自己编写的 LabVIEW 中高级教程。但书本中一般原理讲得多,具体的编程技巧涉及得少,所以还必须大量阅读他人的代码,才能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编程方法。
作为一名忠实的 LabVIEW 语言使用者,我衷心地期望着 LabVIEW 也可以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通用编程语言,能够在更多的领域中与 C、Java 等语言一争高下。LabVIEW 虽然有它独特的优势,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,我在编程过程中就曾感觉到它的很多不便之处。这也成为了我的目标:尽自己所能,对 LabVIEW 作一些改进和完善,使它更加强大和易用;同时,为 LabVIEW 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。